7月1日,安徽证监局、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大商所共同主办的首场“期货风险管理专项培训”在云端举行。安徽证监局副局长柳艺、大商所副总经理程伟东分别为活动致辞。劳动经济学博士、正高职高级经济师高杰以期货及衍生品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题进行线上授课。安徽各级政府部门、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共1.6万人次在线上参与了本次活动。
柳艺在致辞中表示,大商所期货品种在安徽省期货市场举足轻重,成交规模占比超过27%,“保险+期货”项目数量达到15个。省内首个保费规模超2000万元的“保险+期货”项目在大商所的大力支持下顺利落地,惠及农户3万余户,提供收入风险保障3.4亿元。
她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期货市场建设发展工作。去年以来,在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和新冠疫情频发的双重考验下,全国期货业整体向好,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旺盛的活力。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21年,全省GDP达到4.30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11位,粮食、原煤、粗钢产量均位列全国前十。与较大规模的经济体量相比,安徽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企业的程度仍存在不小差距,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程度、中介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仍有不足。
柳艺介绍,安徽省的粮食种植、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产业上下游都能够借助期货品种应对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她希望省内各有关部门、实体企业和期货经营机构在引导企业运用期货工具避险、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服务企业能力等方面各司其职、同频发力,与安徽证监局一道共同努力切实发挥期货功能,服务安徽省实体经济发展。
程伟东表示,安徽濒江近海,是长三角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安徽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大商所在安徽的相关工作推进顺利、合作深入,“保险+期货”项目、企风计划项目、市场培育活动、“高校人才培育项目”多点开花,规模逐年扩大。今年上半年,大商所举办了“交割仓库面对面—安徽站”活动,为安徽地区产业企业更好地开展交割业务、参与期货市场普及了相关知识,介绍了成熟经验。
程伟东称,在发达国家,期货衍生工具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500强企业中,使用衍生工具的企业比例超过了90%。近年来,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参与期货市场比较深入的典型代表,部分拥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在农产品和黑色领域的期现结合方面走在了市场的前沿,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已是大势所趋。
他表示,期货理念的建立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大商所愿意与安徽证监局和省内有关部门一道,为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做好保障服务,积极组织各类活动,秉持“开门办所”的理念,持续深耕市场培育,有效开展风险管理业务保驾护航。
在专题授课中,高杰主要围绕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各类风险、企业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几种方式、期货及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和案例、企业风险管理运用管控系统的构建、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几大方面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翔实、深入浅出。
高杰首先分析了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并详细介绍了运用期货工具管理各类风险的方法论,包括企业可以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化的信号来制订和调整经营计划、套期保值规避库存价格下跌风险、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与企业经营密切结合开展期现结合操作、通过运用期货市场建立新型业务模式等。
她认为,实体企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要始终牢记期货衍生品一定要服务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整体战略,服务于企业的主业和稳健经营。此外,高杰还着重介绍了“保险+期货”模式的业务原理以及该模式在扶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由大商所首倡的“保险+期货”模式,将期货公司对冲价格风险的专业能力与保险公司丰富的保险产品研发经验和保险用户基础优势相结合,既发挥了金融机构的特色专业能力,为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找到了新的途径,又丰富了保险产品的种类,最终实现了农户、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三方共赢,稳定了农户的收益。
据介绍,安徽省实体企业在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较久的历史和较好的基础。在专题授课中,高杰表示,早在大商所初创时期,许多安徽的企业就参与了玉米和大豆的期货交易。豆粕期货上市之后,安徽的饲料和深加工企业,较早地将豆粕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安徽工、农产业基础雄厚,在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属于中部崛起龙头板块,产业结构与期货市场已上市的品种工具关联紧密。她建议安徽企业进一步深入了解、学习期货市场运行机理,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中更好管理风险。
责任编辑: 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