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及衍生品研究院战略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宜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部曲”

期货日报讯(记者 吕双梅)在7月1日由《期货日报》举办的“期货大家谈”2022大宗商品年中峰会首场有色金属专场,上海期货及衍生品研究院战略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宜生做了“我国有色期货市场发展与产业链变革…

期货日报讯(记者 吕双梅)在7月1日由《期货日报》举办的“期货大家谈”2022大宗商品年中峰会首场有色金属专场,上海期货及衍生品研究院战略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宜生做了“我国有色期货市场发展与产业链变革(以铜产业为例) ”的主题演讲。

张宜生在会上表示,我国期货市场建立与发展走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轨迹,两条轨迹的重合显示出来巨大活力。“自上而下就是当时国家以农产品的价格体制改革为目标,建立郑州商品交易所,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实施的这项改革,是国家由上而下推动的关于期货市场的试点改革;自下而上是以有色金属定价信用体系为目标,在90年代初期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为突破口,是由企业主办的。在自下而上的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兴办中,行业及企业亟待摆脱经济转轨中三角债宏观困境,寻求通过建立期货市场机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揭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二是建立信用体系,稳定客户群体。”

“有色金属期货能够有长足的发展,并得到有色产业的大力支持,这和早期建立的模式有非常大的关系。”张宜生说。

张宜生介绍称,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建立,从第一张标准合约算起,到现在已经有30年了,可以把30年的发展分成三个时段,分别是学习移植、国情嫁接和基因再造。“早期我们是移植境外的这种机制,包括合约设计;第二步是改造不适合中国的习惯,比如国外是大合约,价值太高,不符合国情,中国设立小合约。另外,风险程度弱,信用体系不健全,我们嫁接出涨停板制度。第三步基因再造阶段,我们的期货市场是在制度自信、规则自信基础上,开始推出有中国特色的带有中国基因的期货市场。”

在此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张宜生表示,第一个阶段是通过套期保值来改善它的经营方式,但是并没有出现本质性的变化;第二个阶段是通过均价长单转换成的经营机制;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就是建立一个新的信用体系。在30年的发展中,期货市场与关联产业始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 李国雷

关于作者: 博易大师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