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挖掘期市服务上市公司潜力

首页 财经 进一步挖掘期市服务上市公司潜力
文字广告内容

  近日,为贯彻期货和衍生品法中关于“鼓励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精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助力稳宏观经济大盘,日前,上期所联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于线上举办了“上市公司期货与风险管理专题系列培训”。

  据记者了解,本次活动邀请了行业知名专家授课,围绕“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期货和衍生品法解读”“上市公司套期会计的重要性与实务应用”等主题,帮助学员客观认识期货市场功能、树立正确的套期保值理念,为上市公司合规有序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管理风险促进稳定经营提供经验借鉴。

  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期市“避风港”作用凸显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正式施行,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法制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完成,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价格波动始终是企业稳健经营面临的巨大挑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正强在培训中表示,近年来,新冠疫情叠加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大宗商品价格以及汇率等波动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是可以管理、转移的,利用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工具管理风险、提升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的重要选择。

  期货是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最重要、最基础的工具类型。李正强提到,属于场内市场范畴的期货市场通过集中竞价,在大量参与者共同作用下产生时间为序的一系列未来价格。真实反映未来供求信息。期货价格的形成公开透明、快速及时,有效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可以为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在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拟定投资方案时提供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期货价格在提升贸易透明度和效率、维护贸易公开公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也正因如此,期货价格已经成为现今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定价基准,“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定价模式日益普遍。“大宗商品贸易以‘期货价格+升贴水’方式定价,改变了传统定价模式,包括期权、保险等在内的金融产品也以此作为定价依据,提供期货价格的交易场所成为了定价中心。”李正强认为,目前场内衍生品交易所成为金融竞争的核心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建立国际贸易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中国期货市场都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产品研发上市立足服务实体经济需要。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国内期货市场上市产品数量达到99个,其中商品类87个(期货64个、期权23个),覆盖了农业、工业大部分产业领域。中国商品期货、期权成交活跃、流动性充裕,连续多年占据全球商品场内衍生品成交量一半以上。国内各交易所也一直在监管机构推动支持下,努力积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场内市场强调风险防范、稳健运行,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国内的上市公司应该积极参与期货等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李正强提到,海外市场中,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71家使用衍生工具对冲风险,占比94%。从效果来看,2008-2017年,使用衍生工具的500强企业股票收益高于未使用企业、全市场的平均收益。参与衍生品市场可以降低企业面临风险、提高企业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参与衍生品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为888家,占比18.9%。数据总体情况与海外市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从避险效果来看,这些使用商品期货的上市企业的Beta系数和股票收益率波动率显著低于未使用商品期货的上市企业,说明我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和股价波动性。

  “从微观角度看,企业使用商品期货将带来ROA波动率的降低,期货市场发挥了稳定企业经营业绩的作用。”他表示,同时,大量实体企业、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场内市场,不仅有利于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提升市场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也将有助于加快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建设、提升国内商品交易所核心竞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规范有效实现套保,内外都要夯实“地基”

  如今,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基本法”正式出台,也从法制环境上为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北京市众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于学会律师提到,期货和衍生品法肯定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社会价值,该法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期货交易和衍生品交易行为,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国民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期货和衍生品法中明确表示国家支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功能。国家鼓励利用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国家采取措施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引导国内农产品生产经营。

  整个产业链条中,上游企业可以利用期货、期权市场,管理产品价格下跌风险;制造企业可以利用期货、期权市场,管理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价格下跌风险,加强库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贸易商也可以实现采购、库存与销售全过程风险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原料进口/产品出口等存在汇兑损益的企业则能够利用外汇衍生品市场管理汇率波动风险。

  此外,期货和衍生品法还注意到了国内与跨境的需要,该法适用范围从境内扩大到境外,弥补了现行法规制度的不足。有行业人士认为,开展跨境业务、境外套保企业的权益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于学会表示,该法适用范围从境内扩大到境外,统筹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进行前瞻性制度安排,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特别设置“跨境交易与监管协作”一章,对期货和衍生品跨境交易进行规定,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互联互通保驾护航。

  在与会嘉宾看来,期货和衍生品法也兼顾了场内与场外的发展,对场外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规范。实际上,从国内产业市场来看,一方面,以期货价格为基础的基差套保变得越来越常见。李正强提到,一些规模大、具有专业人员、风控能力强的企业积极深入探索衍生工具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另一方面,有一批以风险管理公司为代表的期货经营机构、期现结合机构也伴随期货市场成长起来,通过基差模式以及包括远期、场外期权、互换在内的多元化场外产品,为实体企业提供专业化风险管理服务,使目前还没有能力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可以通过他们提供相关风险管理服务和产品,间接地利用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增益收益等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实现管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也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与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李正强提醒,套期保值需要科学严谨的分析判断和操作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在参与衍生品市场过程中,企业要务必了解市场运行特点与产品特点,了解期货与现货结合是评价套期保值的关键所在,在正确认识衍生工具的基础上,消除疑虑、坚定信心并守正初心。

  此外,上市公司从事套期保值还要尤其注意内控流程、信息披露以及财务核算的工作。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田雪彦在分享时提到,从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来看,首先,公司从事套期保值的期货品种应当仅限于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产品或者所需的原材料。交易所不鼓励公司从事以投机为目的相关的衍生品交易。其次,上市公司从事证券投资与衍生品交易,应当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控制投资风险、注重投资效益。最后,公司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原则上应当控制现货与衍生品在种类、规模及时间上相匹配,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以及时应对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

  “要顺利达到套保目标,体现套保效果,上市公司还要从业财融合的角度进行考虑,企业可以通过运用套期会计实现期现统一核算,并且对套期保值工作以及运用套期会计工作做出充分的准备。”田雪彦介绍,取决于企业业务以及风险管理的差异,企业实务中在套期方案设计时必然会面临各种复杂因素和考虑,另外会计准则也有其更细致复杂的详细规定,例如风险敞口的识别与指定、套期有效性评估、现货敞口的估值取价、套期关系的指定、被套期项目的追踪、套期关系的再平衡、套期成本的核算等等,都需要企业详细地思考与评估。另外,企业运用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也需要面临更高的要求,企业重大的风险管理方案通常需要业务、财务、IT、风控、外部专家等等各部门通力合作,识别风险、明确制度、建立流程、设计方案、升级系统、完善财务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因此企业需要未雨绸缪,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题:进一步挖掘期市服务上市公司潜力

分类:财经

链接:https://news.boyidashi.com/27254.html

版权:文章版权提示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