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圈共商创新发展大计

  11月3日,由北京期货商会和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期货高管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内七家期货公司高管以会为媒,共话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共商期货公司创新发展大计。   会上,七…

  11月3日,由北京期货商会和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期货高管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内七家期货公司高管以会为媒,共话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共商期货公司创新发展大计。

  会上,七家期货公司高管围绕行业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加快绿色低碳类、商品指数类、航运类等期货品种创新,研究期货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期货投顾、反IB、私募产品销售、境外期货交易、期货自营等业务创新,期货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交易者保护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北京期货商会会长、宏源期货董事长王化栋:应鼓励期货公司试水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

  北京期货商会会长、宏源期货董事长王化栋表示,近十年来,随着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期货公司经营范围由单一经纪业务拓展至经纪、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综合业务。行业资本投入快速增长,但期货公司利润增长幅度落后于行业资产规模和成交规模的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经纪业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收入结构单一,简单的通道模式使期货公司投入产出效率逐步降低。

  目前,我国金融期货等场内市场仍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但行业场内交易规模的高速增长难以持续,或逐步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期货公司要由粗放式的快速增长向集约式的高质量发展切换,要由单一的经纪业务向综合业务转型,满足客户多样化、综合化需求,做长业务链、价值链。

  他表示,实践证明,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国式现代化是期货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为期货公司找到了创新转型的方向,但行业创新的步伐还不够快,也不够有力,这需要借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的契机,拓展业务范围,加快业务模式创新,从商品期货向金融期货拓展,推动期货市场融入大金融市场;从期货和期权向现货基础品拓展,实现期货和现货结合;从场内标准化交易向场外衍生品交易拓展,实现场内与场外相结合;从境内期货交易向境外衍生品交易拓展,实现境内境外相结合;提升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第一,转变观念,推进监管转型,破除一切不利于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基础市场的制度障碍。以场外金融衍生品为例,期货和衍生品法赋予了期货公司金融和衍生品的经营职能,作为期货和衍生品专业服务商,利率、汇率、股票等金融衍生品业务不能缺席,要给期货公司普遍牌照,以净资本和专业能力为基本标准,给大多数期货公司公平的竞争机会,使更多期货公司能够更好融入金融市场建设、融入大市场建设中。

  第二,完善中国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监管体制。落实功能监管、统一监管,强化期货和现货、场内和场外、衍生品和基础品市场的联动监测和监管,完善数据报备和信息披露机制。商品期货交易所要加强现货交割库的管理,引领优化现货市场仓储物流基础和营商信用环境,避免因现货市场基础问题而影响期货市场的效率。

  第三,进一步拓宽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围绕期货和基础品、场内和场外、境内和境外的业务结合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宽期货公司的经营内容和业务范围。一是做市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应纳入期货公司母体经营,商品的基差贸易、仓单服务等非牌照许可业务由子公司经营,继续鼓励子公司在业务模式和业务内容上容错创新。二是升级投资咨询业务,参照证券行业的投顾业务,开展期货投顾业务,允许向客户提供交易咨询服务,向高净值客户提供基金买卖投顾服务。三是加快推出期货公司反IB业务,提升期货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四是允许取得基金销售牌照的期货公司销售以期货和衍生品为特色的私募产品,鼓励期货公司立足期货和衍生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金融人民性,在大财富管理领域与其他金融机构差异化竞争。

  第四,期货公司自身要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着力点,立足期货和衍生品主业,强化专业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对冲交易与风险定价与能力,以客户需求为驱动,提升非方向的对冲交易能力。加强金融科技布局,提升数字化能力。期货公司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全面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效率。加强全面合规与风险管理能力。期货公司要强化合规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业务全过程,通过适度承担并主动管理风险、平衡风险与收益,实现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

  银河期货董事长钟诚:加快绿色低碳类、商品指数类、航运类等品种创新

  银河期货董事长钟诚表示,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维护其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形势下,以服务实体企业为本,综合发挥金融资源为纲,是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发挥发现价格、管理风险、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体现。

  一是推出中国特色品种,提高产业链关联性和韧性。期货行业应积极加快绿色低碳类、大宗商品指数类、航运类、国际市场互挂类等期货品种创新,拓展服务实体经济广度,提高产业链间的关联度和密切度,推进全产业链循环的综合风险管理模式,提高产业链韧性。此外,作为期货标准化交易的有益补充,应进一步扩展期现联动服务平台、基差交易平台等。

  二是发挥好大企业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的作用。期货行业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的作用,重点提升对龙头企业的服务质量、服务密度、服务模式,保障供应链主导型企业的基本稳定。同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场外衍生品服务,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定制化的服务策略,维持其市场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营造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三是进一步创新中国特色的金融合作业务模式。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期货、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企业,资源融通、研发共享,开拓创新出更多金融服务产品,推动期货业与其他金融业更好协同发展。稳步扩大“保险+期货”业务覆盖范围,创新业务模式,构建农业补贴、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的联动机制,降低大宗商品要素的价格波动风险,保障重要大宗商品物资供应,在乡村振兴、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稳步推动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化程度。加快开放型品种布局,推动QFII、RQFII参与市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径新模式,推进国际监管合作,不断提升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利用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中泰期货总经理刘庆斌:期货公司应前瞻性开展科技创新

  中泰期货总经理刘庆斌以视频方式参加会议,他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期货公司创新发展和业务转型进行了顶层设计,提供了法律支持,并预留了发展空间。期货公司要认真学习贯彻、用足用好“法律支持”和“政策红利”,做到“四个重视”:

  一要重视组织创新。在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之前,做市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等具有自营属性的交易型业务只能在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为这类业务的开展平台在组织架构设计上提供了更多可能。下一步,期货公司要在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框架内,结合各自资源优势,重新梳理期货公司业务范围及其各项业务在期货公司和风险管理子公司之间的布局,使期货公司的业务结构与组织架构之间的匹配更趋合理。

  二要重视科技创新。面对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数字化浪潮,期货公司要结合行业特点,适当合理地开展前瞻性“新基建”投入,促进金融科技与期货业务深度融合和全面融合,在业务运营中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超前视角引入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全流程和合规风控全流程,不断提升业务线上化、风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水平,将金融科技作为业务转型的激活点和风险防控的有力支撑,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业务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三要重视业务转型。期货公司要加大创新力度,在进一步夯实经纪业务的同时,加快向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着力提升研究水平和交易能力,优化产品与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持续提升创新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同时,要加强各业务条线的整合,提升期货和衍生品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和金融服务需求,实现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四要重视净资本补足机制的建立。业务范围、业务规模的增加对期货公司建立净资本持续补足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否则,就会制约业务发展。建议监管部门在政策上广开期货公司融资渠道,促进期货公司建立净资本持续补足机制,并且在充分评估期货行业不断提升的风险管控能力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净资本监管指标,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期货公司的经营成本。

  方正中期期货总经理许丹良:丰富金融牌照,扩大期货公司业务范围

  方正中期期货总经理许丹良在会上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发布实施,深刻体现出国家支持、鼓励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态度,并且切实丰富了期货公司业务范围,在制度层面激励期货公司向期货和衍生品综合金融服务商迈进。

  期货和衍生品法第六十三条将“期货做市交易”作为期货公司经核准允许开展的期货业务。目前,开展期货做市业务主体为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未来如果由期货公司直接从事期货做市业务,从资本投资的角度与子公司做市相比,做市业务资金的利用率更高,同时又因是持牌业务、风险较低、净资本报表合并计算等诸多因素,期货公司参与的意愿可能会更强烈。

  期货和衍生品法第六十三条将现行的“期货投资咨询”改为“期货交易咨询”。与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相比,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明确分为投资顾问和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两种类型,并依托《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和《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等配套规定对两类咨询服务进行规范,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期货交易咨询的展业形式如何、会否借此次期货和衍生品法重新定义“期货交易咨询”的机会迎来新的发展令人期待。

  期货和衍生品法删除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期货公司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期货自营业务”的表述,是否意味着允许期货公司从事自营业务仍有待进一步明确。相比《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未来期货公司从事期货自营预留了空间。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仅规定期货公司可以申请经营境外期货经纪业务,但未明确具体业务场景。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境内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应当委托具有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资格的境内期货经营机构进行。期货经纪业务将包含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境内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则需委托具有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资格的境内期货经营机构进行,为未来期货公司“走出去”预留空间。

  期货和衍生品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期货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在依法经过批准或者核准、履行交易者适当性管理义务的情况下,将被允许参与衍生品市场,开展衍生品交易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实施或将重塑期货行业格局。期货和衍生品法第五十九条明确,除期货公司外,期货经营机构也包括证监会核准从事期货业务的其他机构。未来从事期货业务的公司可能不仅仅是期货公司,在期货做市业务、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上,期货公司有可能面临其他机构的竞争,对期货公司人员投入、系统建设、资金供给等方面带来多重挑战。

  期货和衍生品法在交易者保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也给期货公司提出了更多、更细致的要求。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朱静华:聚力产业升级,提升服务能级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朱静华在会上表示,观察近几年期货行业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开始打造“一体两翼”“衍生品投行”等多元化战略,即以经纪业务为基础,同步加强风险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国际业务等创新业务,将创新业务的发展提升到公司战略高度。在这样的趋势下,尽管经纪业务在现阶段仍是绝大多数期货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但部分期货公司对经纪业务的定位,已从原本的“单一利润源”逐步贴上了“业务导流”的标签,希望通过融合发展方式带动公司整体业绩成长。

  随着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大资管市场的发展,未来期货公司传统经纪业务的“利润”属性可能进一步弱化,“流量”属性逐步凸显。以“经纪+”或“期货+”为基础的平台化业务融合发展模式或将成为期货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一是紧紧围绕产业需求,拓展衍生品综合服务能力。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应将自身定位为衍生品综合服务提供商,以产业链需求为起点,围绕如何更好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三大核心功能去梳理业务,以做专、做强、做优、做精为标准进行业务组合,开展业务创新。产业需求在哪,产品和服务就要在哪;产业往哪升级,服务能力就要往哪提升。

  二是积极搭建国际平台,将衍生品服务嵌入全球产业链。审视全球市场分析中国市场目前的特点:场内衍生品市场目前以商品主导、场内期权市场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场外交易仍以商品期权为主;期货公司国际化发展水平不高,综合性衍生品服务能力不足。可以说,与国内实体经济相比,国内期货公司的国际化水平还未能与实体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节奏同步,还未能将衍生品服务有效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

  如何弥补这一短板,让期货更好服务和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一方面需要在安全的框架下,国内期货市场持续开放,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期货公司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搭建和完善国际业务平台,紧贴产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全球化衍生品服务,促进大宗商品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和国家发展大局保驾护航。

  三是强化复合型人才支撑,保持组织发展活力。现阶段,期货行业对人才队伍的需求已从单一型向复合型方向全面转变。对复合型的要求体现在,既要求期货从业者有对期货衍生品的理解,又要有对产业的理解;有对场内市场的理解,更要有对场外市场的理解;有对国内市场的理解,还要有对国际市场的理解……

  如何培养并留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需要期货公司搭建起系统、完整的培养体系,拥有能够让员工充分实践的业务平台;另一方面,更需要公司拥有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去持续地筛选和激发合适的人才,使整个组织持续保持活力。

  南华期货603093)董事长罗旭峰:发挥市场功能,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以视频方式参加会议,他表示,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了五方面具体任务,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述任务都与期货市场有关,期货行业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当前,期货公司要坚守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心,找准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全面发挥自身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优势,努力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在期货公司业务创新方面,罗旭峰提出,进一步扩大“保险+期货”业务覆盖范围,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如未来天气期货上市,可以助力“保险+期货”从价格险向收入险转变。在现有模式下,可尝试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与龙头企业进行配套的现货收购。资金来源方面,争取国家农业补贴和当地政府配套资金,促进期货公司“保险+期货”更好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南华期货尝试了“稳价订单”新模式,通过期现联动,以“产能订单+场外期权”的模式,支持工业企业持有产能订单的同时参与场外期权,实现稳价的效果。

  未来场外衍生品业务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个性化场外衍生品,可以满足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对冲资产配置的需求。

  罗旭峰还建议,适时对期货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境外经纪业务进行制度安排。

  国元期货董事长洪明:加强期货交易者保护

  国元期货董事长洪明在会上表示,今年8月1日,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开启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新篇章。期货和衍生品法以专章形式对期货交易者作出规定,将投资者改称为交易者,从期货经营机构的交易者适当性义务、交易者权利、民事主体责任等各方面构建期货交易者保护体系,着重加强普通交易者保护,此举无疑彰显了立法价值取向的人民立场,把交易者保护提升至全新高度。

  在新法背景下,期货交易者保护工作的目标不应局限于一味袒护交易者,而是应当在立足现行交易者保护体系的基础上,培育与引导更成熟、更理性的期货交易者,从长远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期货公司作为连接期货市场与交易者承上启下的桥梁,理应在其中贡献力量。

  在落实交易者适当性义务方面,期货公司一方面需要深入理解法律规定,了解交易者的财产状况、金融资产状况、交易知识和经验、专业能力,如实说明服务的重要内容,充分揭示交易风险,同时审慎评估,提供与交易者上述状况相匹配的服务,做好各项信息资料的留痕工作;另一方面,也要转变经营观念,严格敦促员工恪守行为规范,严禁从事禁止性行为。同时,期货公司也应当关注适当性义务在居间业务中的落实问题。

  在交易者教育方面,期货公司要结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要求,不断创新交易者教育方式,采用综合方式,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更好地服务广大交易者群体。

  在化解纠纷方面,期货公司要活用多元化机制,尤其要重视参与调解工作。通过调节,认真倾听交易者的声音,努力促成纠纷化解。相比传统的诉讼方式,调解、和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时效,更贴近保护期货交易者。

  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实施,促进整个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在法治的轨道上行稳致远。期货公司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立足现行交易者保护体系的基础上,与各市场参与主体同频共振,共同培育与引导更成熟、更理性的期货交易者,从长远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作者: 博易大师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50512415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kefu@boyidash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