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向上突破 韧性凸显

  海外加息预期升温?   在先行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后,预计即将公布的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重要经济数据也将开始反弹,在国内基本面的支撑下,股指仍有向上空间。   …

  海外加息预期升温?

  在先行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后,预计即将公布的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重要经济数据也将开始反弹,在国内基本面的支撑下,股指仍有向上空间。

  进入6月,相较于外围市场的大幅下挫,A股市场核心指数放量向上突破,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IF、IH、IC自6月初以来已分别上涨4.19%,3.59%,5.21%。一方面自5月27日以来北向资金保持净流入状态以及杠杆资金风险偏好抬升提振了市场情绪。另一方面国内公布的5月宏观经济指标释放积极信号:通胀数据整体处于合理区间,信贷总量超预期改善,进出口数据企稳回升,疫情之后国内经济在稳增长政策助力下加速修复,使得股指的走势逐渐回归国内基本面。但由于美国以及欧元区通胀水平再超预期,海外市场加息影响加剧,投资者重新对美联储的加息路径进行计价。市场陷入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将使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中,股市、债市、汇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式”抛售,欧美国债利率飙升施压权益市场,A股独立性或将受到冲击。

  上周五美国向市场抛出一颗“重磅炸弹”:5月CPI同比增8.6%,再次刷新40年来最高增速,投资者对“美国通胀见顶”的希望破灭,全球市场普跌。尽管能源价格仍是主导CPI增速上升的主要因素,但从核心CPI分项数据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细分项目都在上涨。在美联储两轮加息后通胀仍在蔓延,投资者担心通胀已经根深蒂固,美联储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目前市场对美联储6月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并且9月继续加息50个基点的押注加大。

  在通胀和利率不断上升的环境中,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最新公布的6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历史新低,居民开始担心一直处于高位的通胀将侵蚀其收入水平,未来消费者将减少非必需品的购买,地缘冲突、高通胀环境、加息等等都使消费者情绪更加悲观从而抑制其支出水平,进一步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一直以来,强劲的消费支出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当下美国零售巨头下调盈利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滑,加息预期不断强化下美债收益率突破新高并且出现倒挂,“经济衰退”逐渐成为市场的交易主线。

  此外,欧元区通胀水平同样超出预期。欧洲央行计划7月加息25个基点,并且暗示若未来通胀持续恶化将在9月加息50个基点,从加息路径来看,整体紧缩步伐较快。英国4月GDP环比下降0.3%,经济放缓信号已经出现,但在通胀水平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市场预计英国央行仍将在本周进行第五次加息控制飙升的物价水平。至此,海外主要三大央行集体释放“超级鹰派”信号,市场情绪陷入悲观,对国内A股风险偏好产生压制。

  与海外市场形成对比,A股延续反弹行情已超过一个月,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密集落地,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从6月开始经济活动逐步回升,最新公布的5月经济指标出现边际好转的迹象。5月出口金额同比增16.9%,前值3.9%。一方面受益于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加快推进复工复产,重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开始出现明显的恢复,前期堆积的订单在5月得到集中释放。另一方面东盟仍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南亚生产的恢复有利于支撑国内出口需求的抬升。5月金融数据在政策靠前发力下修复速度超出市场预期,社融规模增量2.79万亿元,同比多增0.8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同比多增0.39万亿元。

  从结构来看,随着疫情过后经济加快修复带动企业信贷需求增加,同时财政政策发力稳经济,宽信用政策护航使得政府债和人民币贷款支撑社融企稳回升,但居民端的长期信贷修复仍然较慢,结构表现不佳。从价格因素来看,5月PPI同比上涨6.4%,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CPI同比上涨2.1%,与上月持平。整体通胀水平温和可控,暂时不会对国内货币政策形成掣肘。在先行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后,预计即将公布的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重要经济数据也将开始反弹,在国内基本面的支撑下,股指仍有向上空间。

  整体来看,尽管海外流动性收紧将对估值产生冲击,外需转弱不利于未来我国出口保持高景气度,市场短期内将面临振荡整理的需求,但考虑到在海外市场大跌的背景下,A股回调幅度较小,股指韧性凸显。随着二季度盈利底的确认,国内企业业绩增速回升以及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将支撑股指中期上行趋势。(作者期货从业资格证编号F03089567)

作者: 博易大师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50512415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kefu@boyidash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