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物流保通保畅稳步推进,工业生产积极变化明显,增速由降转升。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4月份为下降2.9%;环比增长5.61%。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5月份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逐步推进以及物流和供应链约束缓解,是提振工业生产增速反弹的主要因素。同时,稳增长政策发力下内需筑底、外贸物流堵点打通以及前期积压订单释放带来的出口超预期高增,也从需求侧给工业生产带来支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疫情扰动因素仍然存在,复工复产尚处在展开过程,因而工业生产仍然偏弱。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后续随着疫情扰动因素进一步消失,工业生产还有修复空间。
装备制造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
从三大门类看,5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制造业增长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2%。王青表示,5月份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均小幅放缓。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上月的9.5%降至7.0%,仍处较快增长水平,这与近期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加力,装备制造业复工复产加快,生产也由降转增。5月份,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上月为下降8.1%。其中,汽车制造业5月份下降7%,降幅比上月收窄了24.8个百分点;汽车产量下降4.8%,收窄38.7个百分点。
“本轮疫情较为严重的上海和吉林均为汽车生产重镇,随着上海、吉林推进复工复产,汽车销售端降幅收窄,5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降幅从上月的31.8%大幅收敛至7%,对制造业生产增速反弹起到重要拉动作用。”王青说。
与此同时,尽管受到疫情冲击,高技术制造业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增速快于全部工业。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速度明显快于整体规模以上工业。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0.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4%。
此外,在物流堵点逐步打通、前期积压订单交付和稳外贸政策发力推动下,工业出口明显反弹。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1%,上月为下降1.9%。从海关出口统计情况来看,5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15.3%。
王青预计,随着疫情进一步好转,上海等地复工复产全面推进,6月份疫情对工业生产的扰动会进一步减弱,再加上投资稳增长政策加码发力,可能会对工程建设配套的机械设备、建材、金属等需求和生产带来一定提振,因此,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延续回升势头。
不容忽视的是,受疫情冲击,一些企业面临暂时性困难,成本上升、盈利下滑,下游行业和小微企业的困难比较突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部门生产将加快恢复常态
3月中下旬以来,受新一轮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等一些超预期因素影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其中制造业下降4.6%。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的筋骨血脉。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既是及时雨,也是定心丸。在业内专家看来,当前关键是抓落实,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各类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尽早受益,为企业输血渡难关。
目前,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经济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陶青介绍称,吉林省重点监测的50家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复产,人员在岗率达87.4%,在上海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复工率已超过85%,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5月份第四周已达101,上海港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已恢复90%,用电、用工等多项工业经济指标向好。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5月份工业产出同比增速明显反弹,一方面是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推动工业部门生产加快恢复与达产;另一方面是本轮散发疫情波及不少工业制造业大省,这些省份工业制造业恢复,对工业部门整体表现带动作用明显。
保链稳链是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陶青表示,针对当前复工不达产、复工基础仍不牢固、重点产业链协同复产难等问题,将继续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三方面持续发力。对企业进一步加强政策帮扶、用好包括“白名单”制度在内的各类保供稳链工作举措。对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要进一步发挥有关协调平台功能,加强上下游衔接服务。
展望下一阶段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工业产业门类齐全、配套体系完整,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强,随着疫情防控成效继续显现,交通物流逐步畅通,企业复工达产持续推进,工业生产有望进一步加快恢复。“我国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制造业基础较好,随着短期疫情干扰因素减弱,国内交通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加之能源商品保供稳价、融资支持措施,预计工业部门生产将加快恢复常态。”周茂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