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辉介绍,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方面,2022年上半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0μg/m3,同比改善9.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44,同比改善7.3%;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8.7%,同比改善3.1个百分点。
16市中,威海、烟台、青岛等3市环境空气质量最好,菏泽、淄博、枣庄、聊城(后两位并列)等4市相对较差;烟台、滨州、潍坊等3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大,日照、枣庄、菏泽等3市改善幅度相对较小。
全省县(市、区、高新区、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中,列前十位的是:威海市荣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登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乳山市、环翠区,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莱山区、芝罘区;列后十位的是:菏泽市牡丹区,济南市平阴县,淄博市淄川区,菏泽市成武县,淄博市临淄区,聊城市临清市,菏泽市郓城县,济宁市汶上县,泰安市东平县、宁阳县。
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方面,2022年上半年全省153个国控考核断面中,111个水质优良,占比为72.5%,同比改善1.3个百分点。
16市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最好的3个市是:济南、淄博、烟台,东营、菏泽、滨州等3市相对较差;泰安、滨州、聊城等3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最好,东营、济宁2市同比反弹。
149个县(市、区、高新区、开发区)水环境质量中,最好的十个是:烟台市经开区,济南市南部山区、天桥区,东营市垦利区,临沂市蒙阴县,烟台市牟平区、栖霞市,济宁市泗水县,淄博市沂源县,潍坊市昌乐县;后十位是:菏泽市成武县、郓城县,潍坊市高密市,日照市山海天度假区,淄博市临淄区,临沂市河东区,东营市经开区,临沂市罗庄区、莒南县,菏泽市巨野县。
发布会上,罗辉还介绍了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大气环境方面,一是积极推进“四减四增”工作。上半年,全省传输通道城市转移退出炼钢产能105万吨、炼铁产能120万吨,压减焦化产能180万吨、产量86万吨,压减粗钢产量191.3万吨,关停低效燃煤机组31台、86.7万千瓦,持续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92家,铁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幅11.1%,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位居全国首位。新增青岛、枣庄、东营3市纳入第五批中央清洁取暖改造资金支持城市。二是持续深化VOCs和NOx协同减排。科学精准推进VOCs治理,全省1352家企业完成VOCs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开展VOCs治理监督帮扶,建立问题发现、反馈、整改闭环机制。联合发改、工信等部门印发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组织企业分批有序开展改造工作。持续开展新车环保达标核查工作。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重型柴油车车载排放远程监控技术规范》,全省共远程监控重型柴油货车17.49万辆。累计抽检柴油车9.88万辆次,监督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7.16万台次。三是常态化开展高值区管理和远程监督帮扶工作。采用“锁定高值区域—组分解析溯源—定向精准施策”的工作模式,强化监测监控与执法监管联动,实现对污染源的远程监督和闭环管理。已向各市推送高值区分析报告5期,臭氧污染分析报告10期,臭氧污染预警8期,远程监督帮扶问题374个。
水环境方面,一是强化日常和汛期水质监督管理。每月向省市党委、政府报送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定期向河湖断面超标责任市政府及河湖长发出预警、提醒,适时召开视频会议,督促指导各地河湖水质保障工作。多部门联合部署,借力河长制接续开展2022年度汛前河湖水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截至6月底,已排查河湖1905条(段),整治问题2134个。二是健全完善配套管理机制。起草《山东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编制《山东省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省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开展。目前,全省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完成率已超过90%。三是加大技术帮扶力度。组织专家对地方水质波动断面开展现场调研,提供精准服务。指导烟台、临沂2市梳理提炼工程项目,积极申报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四是落实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履行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补偿资金清算。督促各市加快落实县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截至5月底已完成2021年第四季度资金兑付工作,总额达到3.24亿元。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副处长陈琛主持。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周建仁,执法局副局长张洪新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