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联合郑州市有关部门举办“期货+企业”对接交流活动
为帮助河南省内企业用好期货和衍生工具,助力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由郑商所、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郑州市金融工作局联合主办,中粮期货、南华期货(603093)协办的“期货+企业”对接交流活动在郑州举行,来自郑州市的25家产业企业高管及相关业务负责人约60人参加了会议。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实体企业面临产品库存高、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实际问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衍生工具规避风险、稳定生产经营。截至8月5日,今年有90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078份套期保值公告,较去年同期729家上市公司发布的830份套保公告增长了30%。
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现货策略部总经理符如建在会上分享了企业套期保值策略与案例。“我们利用棉花期货和期权工具创新开展了现货含权贸易,充分运用期货、期权等工具与现货贸易相结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满足了客户个性化需求,稳定了经营利润。”他说,同舟棉业通过采用期现结合、境内外灵活套保的策略,既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又稳定了企业经营,还通过让利增强了客户黏性,实现了合作共赢。
记者了解到,8月1日起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利用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国家赋予期货和衍生品市场重要使命,为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重要保障。
南华期货郑州营业部负责人说,套期保值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套期保值工具,可以稳定企业经营利润,助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规避现货生产经营中的市场风险,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套保对冲现货风险敞口,解决可用资金不足、操作经验不足等难题,还可以借助风险管理公司的经验优势,有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多方共赢。
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秋红表示,近年来,期货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获得市场各方的高度认可,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期货市场为服务保供稳价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依托郑商所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平台的优势,帮助企业更好利用期货工具有效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稳定产业链供应,保障企业稳定经营,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郑商所是中西部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一直以来,郑商所高度重视河南省和郑州市产业经济发展工作,努力帮助产业企业应对生产经营风险,助力实现稳健经营。一是构建“期货+实体企业”模式。郑商所积极联合河南省有关单位开展省管企业培训、河南上市公司培训、河南中小企业培训等;开展“产业基地”建设,发挥本地优势产业企业龙头示范效应,“以点带链”引导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及衍生工具管理风险。二是推进“期货+对外开放”进程。2016年以来,郑商所已联合郑州市人民政府、芝商所成功举办了5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发挥“期货+枢纽经济”功能。近年来,郑商所在郑州等河南13个城市设置了35家交割库,努力发挥交割库在仓储物流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郑商所副总经理王晓明在会上表示,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两级政府出台的支持政策,为郑州期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举办此次“期货+企业”对接交流活动,有助于河南产业企业规范合理利用期货市场、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期货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效果。下一步,郑商所将继续做精做细现有期货品种,努力推动品种和工具创新,提高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广度与深度,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北京地区期货从业人员专题培训班开班
为了进一步提升期货公司合规管理水平,推进北京期货市场健康发展,8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的大力支持下,郑商所联合北京期货商会在线上举办首期“合规促发展、聚力助实体”专题培训班。
据悉,本次专题培训班主要面向北京地区期货从业人员,邀请来自交易所、律师事务所、高等院校、期货公司、期货风险公司、科技公司等领域共计19位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在8月15日至26日的两周时间内以期货和衍生品法为主线,围绕交易者教育保护工作、交易者适当性管理、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合规风控、金融科技与合规管理、客户投诉管理及反洗钱等六大专题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和分析解读。
北京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在首期开班式表示,经过30多年发展,期货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为广大实体企业特别是疫情背景下的中小微企业管理风险、稳定经营作出突出贡献。今年以来,北京证监局面对疫情带来的复杂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探索适应首都资本市场新环境的各种方式和手段,把稳增长、防风险放到突出位置,不断提升首都期货衍生品市场的服务管理水平,维护地区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局面,为实体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已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管理体系进入了规范发展新阶段,这对行业进一步确立市场地位、规范市场行为、防控市场风险、打击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扩大对外开放等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发展,促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恰逢新法出台,希望各经营机构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持续扎实做好各类风险应对,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共同为推动首都期货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大期货从业人员是期货行业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一线监管最前沿的力量。如何更好地与广大从业人员一道,积极贯彻“大投保”理念,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期货市场,全面保护投资者权益,是郑商所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当前全球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较多,郑商所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推动期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一是优化品种工具供给;二是加大实体企业服务力度;三是守牢底线,加强风险管控;四是进一步优化会员服务,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
他表示,8月1日期货和衍生品法的正式实施,为推动期货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开启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新篇章。站在新起点,郑商所将不断努力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共同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
记者了解到,首期培训以期货和衍生品法为主题展开解读。北京市众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于学会在培训会上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和颁布,不仅为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也填补了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中的缺失和空白。具体来看,期货和衍生品法立法主要有七方面特色内容:一是肯定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社会价值,二是强调防范系统性风险,三是确立中国的“长臂管辖”原则,四是对市场由统一监管到划分监管地盘,五是提升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法律地位,六是对衍生品交易(行为)进行管理,七是对普通交易者加强保护。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表示,新法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在重点规范期货市场的同时也兼顾了衍生品市场。一方面系统规定了期货交易及其结算与交割等期货市场基本制度,确立交易者保护体系,规范期货经营机构、期货交易场所、期货结算机构和期货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的运行机制,明确期货市场的监督管理等;另一方面也将衍生品交易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使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法可依”。
会上,宏源期货董事长王化栋还就期货和衍生品法为国内期货公司发展带来的机遇进行了解读。他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期货市场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国家支持鼓励期货市场发展也有助于增强行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在此背景下,期货经营机构也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看,首先,随着更多实体企业和机构投资者运用期货和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将进一步丰富,客户结构机构化的特征将进一步凸显。其次,期货经营机构将有更多的工具服务实体经济,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能够进一步升级业务模式,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再次,期货经营机构的业务由场内拓展至更为广阔的场外,场内与场外相结合,将进一步扩大期货经营机构业务空间;同时,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情况下,境内外合约的互挂、更多境外客户引进来、更多境内客户走出去,有利于期货公司充分利用好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服务企业的进口、出口、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多环节的生产经营需求,服务好境内与境外“双循环”,进一步拓展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宽度。最后,期货公司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也有利于差异化竞争,增强优质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培养一批财富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期货经营机构,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期货市场法律效力位阶的提升,期货和衍生品法及配套的行政法规对期货经营机构的合规与风险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期货经营机构需要在合规意识、制度建设、人员配置和技术配备等方面认真落实。”王化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