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东
央行在7月15日表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国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复苏势头。
如果要给央行的这个判断寻找注脚的话,有一个指标是很恰切的,那就是M1,M1衡量的是企业的活期存款,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提高,表明企业的现金流状况改善,并且企业对于未来的经济形势预期良好,那么可以用这部分“活钱”去投资,企业的投资信心开始起来了。
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6月M2同比11.4%,M1同比5.8%,分别较前值走高0.3和1.2个百分点。M1的这个增幅达到了近三年最大,说明企业融资条件改善明显。
观察M1去年全年和今年的前几个月的走势,可以看出,此轮M1下探应该是见底了。M1在疫情后,可谓走了个一波三折。2019全年M1增速走势是底位徘徊,年头和年尾都是最低点,几乎是零增长,2020年全年一直是上涨趋势,到年末M1同比增长14.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6.1个和14.7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M1一路向下,到了今年1月份M1同比负增长,为.9%。
M1在今年年初的负增长,是有特殊原因的,按照央行的解释,剔除春节错时因素影响,春节前由于企业集中发放薪酬、福利,单位活期存款会向个人存款转移,导致M1减少较多。2022年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为1月30日,而2021年为2月10日,M1同比增长约2%,是符合实际的。但即使如此这个数据也是相当低的,
当然基数的因素也值得重视,2021年1月M1同比增长14.7%(2020年1月M1增长为0),所以,在上年增长基数非常高的情况下,今年1月出现同比增长-1.9%。前几个月M1的增速也是缓慢上涨的。
从M1和M2的定义来看,M1统计企业活期存款和M0,M2统计企业和居民存款,再加部分非银存款及货基份额。那么M2的上涨才是M1上涨的基础,这几年M1和M2走势的特点是,M2往往走在M1前面,M1的波动大于M2,可能原因是企业的活期存款必须在一定的定期存款的基础上,只有贷款大幅改善,才可能形成大量的派生存款,才能有M1和M2的增长。
贷款和社会融资的增幅较大,是M2上涨的基础,央行统计,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0.87万亿元,同比多增2326亿元。
看结构,住户贷款增加2888亿元,同比少增33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4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5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129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住户贷款是同比少增的,尽管有所改善,但是相对于企事业单位贷款而言,增幅不明显。而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同比多增加了7291亿元,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结构改善,这也进一步证明了M1增幅的加速是企业融资条件改善的反应。
除了M1的同比增速,还可以看M1和M2的剪刀差运行状况。M1和M2的负剪刀差从2021年年初开始扩大已经持续扩张至今,负剪刀差意味着投资者和企业对经济悲观,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机会减少,存款定期化,经济活力较弱,更多的钱流入金融投资市场。M1-M2负剪刀差往往预示着需求不旺,具有一定的经济下行风险。这典型地反映了过去一年来疫情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也印证了高层对当前我国经济特征的判断。
因此,我们看6月份的M1和M2剪刀差是11.4%-5.8%是5.6%,而5月份的M1和M2剪刀差是11.1%-4.6%是6.5%,这个剪刀差是收敛的,M1和M2的负剪刀差从2021年年初开始扩大已经持续扩张至今,到了目前才开始收敛,反应的是经济的逐步复苏,需求和融资的好转,其中房地产需求的复苏可能是最关键的。
笔者认为未来M1和M2剪刀差还会继续收窄,这是因为目前M2在两位数上的高位运行可持续性不强,M2的增速上行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支持政府债券靠前发行。上半年,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4.68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其中,投资政府债券多增2.72万亿元。同时,上半年财政发力较大,专项债提前发行,上半年,财政性存款增加5061亿元,同比少增4338亿元。另外,央行上缴利润9000亿元,这些因素在下半年不会出现,M2的高点已经到了。
M2的高点已到,而M1的低点也到了,未来M1和M2负剪刀差持续收敛,将跟经济的复苏同步。
疫情后经济复苏已经开始,其他经济数据也表现得很充分,比如,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就反应的很充分,这个数据从4月的47.4%,到5月的49.6%,再到6月50.2%,作为经济变化趋势的先行指标,已连续两个月回升,重返扩张区间。6月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PMI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出口也是令人鼓舞的,6月份的出口远超预期,6月份,我国货物出口同比增长17.9%,远超市场预期的11.9%,增速较上月提升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加速。而就在3月底,受到疫情影响,我国重要的贸易枢纽城市上海面临封控。相应的,我国对外贸易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4月出口增速最低降至3.9%。
6月份出口增超预期,疫情后国内供应链的持续恢复,生产和订单的持续回升。同时,4、5月份挤压的订单,6月集中释放有关,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更为根本的,不为市场所普遍认知的是,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磨,经过长期的国内外市场残酷的竞争,我国出口产品已经开始升级,不论是技术还是实用和性价比方面,都具有超强的韧性,这是出口超预期的根本。
责任编辑:孟俊莲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