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应习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我国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2.7%,较6月上升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4.2%,较6月下降1.9个百分点。与全球大部分国家面对的高通胀压力相比,我国通胀却能保持相对温和,源于通胀中的上涨和下跌因素成对出现,具体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食品和能源价格一涨一落。7月CPI食品价格环比上涨3%,鲜菜、猪肉是主要推动因素。受前期产能去化和部分养殖户压栏影响,7月初猪肉价格延续前期上涨动力环比大涨25.6%。同时,在鲜菜价格前期见底后,受部分地区异常天气影响供给,鲜菜环比上涨10.3%。最终两大弹性最强的食品形成“猪菜共振”,推动食品价格环比大涨。但与此同时,能源价格却由前期的上涨转为下跌,给通胀降温。7月国际油价受“衰退交易”影响持续走低,随之我国6月末及7月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推动CPI能源类价格显著回落,其中居住类能源价格环比下降0.1%,交通燃料环比下降3.3%。
二是核心通胀与非核心通胀一落一涨。核心通胀是指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后的通胀,而非核心通胀则包含食品和能源两项。7月我国核心通胀同比上涨0.8%,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重新回到1%以下,低于历史10%分位,主要源于疫情对服务和耐用消费品需求存在负面影响。而非核心通胀经测算约同比上涨8.1%,涨幅较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权重大于能源,对CPI的推升作用高于能源的抑制作用。
三是CPI和PPI一涨一落。7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连续走低,国内工业品上游涨价压力减轻,再叠加去年的高基数原因,导致PPI涨幅明显回落。而同时,CPI则在食品的推动下涨幅有所扩大。我国PPI与CPI的走势经常出现反向背离,一方面PPI是中国工业需求面对全球资源供给下的定价,而CPI则是国内居民需求面对国内产品供给下的定价,定价逻辑不同。此外,PPI作为CPI的上游,向下传导时滞较长且干扰因素较多,也导致两者所处的周期往往不同。
四是国内结构性通胀和输入性通胀压力一涨一落。7月份国内通胀压力上涨主要是结构性的,其中我们估算仅猪肉和鲜菜价格上涨因素就贡献了CPI同比涨幅大约0.81个百分点,约占三成。此外,暑期因素推动飞机票、宾馆住宿、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环比大涨,也是重要的贡献力量。可见,当前国内CPI抬升的因素是结构性的,有别于欧美国家全面性、普遍性的价格上涨。同时,输入性通胀压力却在减轻,7月国际油价下跌超5%,全月CRB金属、食品指数也分别下跌了2.5%和3.9%,我国面临的输入性压力骤然减轻。
为什么与国外的全面通胀相比,我国的通胀形势往往呈现这种涨跌因素互现,整体保持温和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是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定力,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政策,没有留下全面通胀的土壤。相反,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超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而在随后的通胀预期回升中,以美联储为首的主要国家央行犹豫不决,以至于陷入后期不得不以衰退为代价来遏制通胀的困境。
二是我国始终注意保持较高的能源和粮食安全边际,在俄乌冲突的全球大背景下突显基础物资的抗风险能力。上半年我国能源价格总体稳定,新能源装机量也持续增长。粮食方面,上半年我国夏粮生产在经受新冠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后再夺丰收,增产28.7亿斤。在政策上毫不放松,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三是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保障了我国基本工业产品的供应安全。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将工业生产能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对本次全球大通胀,我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不仅满足国内需求,甚至还在保障全球的工业品供应安全。7月我国货物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并创下历史新高,仅依靠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就成为非资源型国家中唯一实现顺差的主要经济体。
展望未来,我国整体通胀仍将保持较为温和的水平。我们预计CPI将温和上升,在部分月份(9月、12月)向上突破3%的概率较大,但全年平均水平仍将控制在政策目标以内。同时,PPI受去年基数影响,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动能的减弱,将继续保持连续回落态势。结合CPI与PPI“一上一下”两方面综合考虑,通胀温和情况下对货币政策不构成较大压力。
(编辑:陆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