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插画
冉学东
8月15日,央行降低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10个基点,分别降至2.75%、2.00%。不出意外,LPR也随后下调,1年期LPR下调5BP,5年期以上LPR下调15BP。
很显然,这是一次不对称降息,市场均认为5年期降幅较大的原因是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1年期的降幅就相对比较保守,没有跟MLF的降幅相一致。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2021年12月,在MLF保持不变的情况下,LPR下降了5个基点。本次MLF降息10个基点后,1年期LPR仅调降5个基点,低于市场预期与历史规律,但这使得2019年四季度以来的MLF与LPR降幅重回一致。
另外,央行正在试图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从目前的的经济发展现状看,需求不足,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仍然偏高,不利于经济的复苏,但是频繁降息,加上实体经济对于货币信用需求不足,导致目前银行间的流动性非常充裕。
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银行间市场交易量攀升。7月份,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46.5万亿元,同比增加37.8%,环比增加4.7%。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131.4万亿元,同比增加38.2%,环比增加4.7%。这个数据表明,大量流动性充斥在银行间市场,在实体经济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这些资金就会形成空转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央行在本次降低MLF的同时,采取缩量逆回购的原因。
另外一个测试金融机构杠杆率的指标是M2信贷(金融体系提供的贷款)和社融信贷(金融体系提供给非金融体系的贷款)差值。央行前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近期表示,今年7月份,信贷收支表当中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而社融当中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088亿元,两者大幅相差2702亿元,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贷款很多资金流入金融体系,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资金空转”。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过于充裕,资金开始有空转迹象,央行接下来不会让利率下行太多。
另外,制约利率下行空间的还包括后半年的通胀预期。
8月27日,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今年全年3%左右的CPI预期调控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受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猪肉价格季节性上涨等因素影响,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今年后几个月到明年一季度国内物价水平可能比前几个月略高一些。
对于通胀的判断,央行也是非常谨慎。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认为,发达经济体央行前期对通胀形势有所误判、政策调整落后于市场曲线,导致目前物价上涨过快,不得不采取强力货币政策。
这给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启示和借鉴。央行强调,保持币值稳定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维护通胀平稳是宏观大盘稳定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环境要求。央行认为,短期内我国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从国内看,诸多因素叠加将驱动通胀中枢阶段性抬升,主要压力来自:
疫情受控后未来消费复苏回暖,可能推动前期PPI上涨向CPI的传导加快。今年1-6月份我国PPI中生产资料涨幅由11.8%逐月收敛至7.5%,但生活资料涨幅由0.8%逐月扩大至1.7%,向下游的传导效应已在显现。在此过程中,消费需求的反弹是主导力量,供给端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只能部分消化涨价压力。
我国CPI篮子对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依赖较大,目前新一轮“猪周期”已开启,可能拉动CPI食品分项涨幅走高。4月下旬以来猪肉价格趋于上行,尤其是6月下半月后涨价加快、上行曲线斜率变陡,平均批发价在6月16日至7月15日的一个月时间内涨价逾40%,意味着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开启。
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品的进口依赖度较高,能源进口成本攀升最终将体现为国内交通出行、相关产业链终端消费品等更广范围的价格上涨。
目前我国物价形势有所反弹,受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2%,为2020年7月以来的最高点。
CPI同比2.7%的涨幅中,有1.12个百分点来自食品价格的上涨;非食品价格同比去年上涨1.9%,是7月CPI另外1.56个百分点的拉动因素。2022年以来,中国CPI呈逐月上涨趋势,从1月份的0.9%连续涨破“1字头”和“2字头”,在7月份达到2.7%。
大多数市场机构认为,今年后半年由于去年的低基数,CPI可能突破3%。
所以从目前通胀形势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看,利率下行空间有限。提高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应该从修复其资产负债表着手,提高其收入,降低去杠杆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