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我国“GDP 千亿俱乐部”县域已达43个

  7月2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举办“2022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公布2022年赛迪百强县榜单的同时发布《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下称《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指出,百强县中进入“GDP 千亿俱乐部”的县域达到43个…

  7月2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举办“2022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公布2022年赛迪百强县榜单的同时发布《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下称《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指出,百强县中进入“GDP 千亿俱乐部”的县域达到43个,较上年增加5个。

  《研究报告》指出,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2011-2020年,我国县域数量由1996个减少至1871个,共计减少125个;县域户籍人口数量由95256万人减少至89076万人,其占全国人口比例由70.0%减少至63.1%;但县域GDP由24.1万亿元增长至39.2万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占全国GDP比重保持在38%以上;“千亿县”数量由5个增加至2021年43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3273.3亿元增加至23374.3亿元,约是2011年的1.8倍,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由183824个增加至191322个,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0%左右。

  《研究报告》指出,与部分经济大省相比,2021 年,全国百强县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略低于广东省和江苏省,高于山东省,百强县彰显出强劲的经济实力。

  《研究报告》指出,区域县域数量与经济能级不相匹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举措。近三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在全国近600个县(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夯实产业基础再造底座的重要支撑。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二分之一,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三分之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中国促消费、稳投资的有力抓手。中国县域人户分离人口达3.76亿人,占总分离人口的76%,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引擎。

  同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基础保障。浙江、湖北、四川、河南、陕西等省份相继出台支持县域发展的规划、改革方案等,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是各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2021年,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94%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中建议,新时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一二三”战略。高位统筹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一个基本目标,即稳定县域GDP占全国经济中的比重;实施两大战略举措,即分类引导、高质量发展;着眼三大主要发力点,即构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保持县域经济发展定力。

  在构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上,《研究报告》建议,以省(区,市)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构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培育县域经济强县,在具体培育过程中,应跳出传 统县域经济发展惯性思维,避免传统“路径依赖”,找准县域经济发展“核爆点”,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制定县域经济发展个性化方案。强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及各类要素保障,着力在省(市、区)层面培育一批“标兵县”“先进县”,积极对标江苏、浙江等县域经济强省,支持和鼓励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上,《研究报告》建议,推进包括大中小城市(包括县城)相协同的城市发展体系建设,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中心城市”带动、百强县引领、特色县支撑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避免撤县建市设区的路径依赖,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在保持县域经济发展定力上,《研究报告》建议,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贡献县域力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基础水平和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支持工业强县、发展潜力县壮大实体产业,强化县域经济发展高位统筹,加强对重点培育发展县市的产业用地、财政金融、技术人才、能源等要素保障,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位于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域,要积极探索新型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摆脱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关于作者: 博易大师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